首先,它可以给重庆楼市减少很多库存。
我算了一下,如果每个城市能分到125亿,那么重庆能被收购做租赁的房产单价,大概可以算成建面6000元左右,大概率就是一些刚需楼盘。
按总价40万一套算的话,125亿的额度大概能帮助重庆去化3.1万套左右的房子。
所以,不要小看这一次1000亿的住房租赁团体贷款流入楼市。
它传递了一个坚定的信号:钱管够!只要开发商愿意打折给政府,那么政府就会一次性回购了。
这对于减少重庆楼市库存来说,肯定是一件利好。我相信这点钱下来还是会有效果的,
现在的楼市,信心可比黄金贵!这一次给了市场一个无比大的信心。
如果有购房需求的朋友,还是应该早点上车,免得到时候房价涨起来,你就又要后悔了。
1月18日(周四),下午15:00,我在新一线浮云视频号直播间等你,跟你聊更多楼市话题。赶紧预约起来吧!
我希望通过直播间,能让大家对于楼市发展周期、城市风口价值的认知,有新的启发。
比如了解到:为何欧神会带队来重庆再次买房?现在的重庆到底手握了怎样的王炸好牌?重庆的房价和城市能级匹不匹配?重庆房价上涨的根本动力又在哪里?
下面我挑一些干货内容,简单地介绍下:
01
国家对重庆的定位之高,超过你的认知
国家对重庆的战略定位,决定着重庆未来的城市价值和长期发展潜力。
在我看来,随着重庆和广州持续3年的GDP追逐战出现“质变”,全国城市的竞争格局已经改写:
“北上深渝”,才是中国前四大城市。
无论以经济总量、还是以城市定位为衡量指标,重庆都超过了广州和成都。
图源 国民经略
北京作为首都,担当着国家核心的角色;
上海则是中国的金融中心、长三角的核心;
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、科创中心。
这些城市都承担着全国性的中心功能,并不容易被取代。
相比之下,广州作为广东的省会,并没有承担一个全国性的功能,而是仅限于省级范围。
所以它本身的定位和成都、武汉这些城市没什么区别,自然容易被取代。
(再加上,在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下,广州的外贸进出口受到重创,工业又拉胯,所以就被处于高速增长期的重庆赶超了。)
同样的,成都承担的也只是一个省会功能。
它之所以能发展得这么快,其实也是过去四川“强省会”战略的结果;
更多是靠虹吸川内其他城市资源才崛起的,而不是因为有超高的国家级定位,才获得了这么多支持。
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成渝经济基本面:
一般城市gdp和税收成正比的。
比如去年四川gdp56750亿,税收2690亿;重庆gdp29130亿,税收1155亿。
知道成都gdp和税收是多少吗?
(新一线自制)
成都gdp20800亿,税收却高达1795亿元。四川除了成都以外gdp35950亿元,税收却仅仅只有895亿元。
发现问题所在了吗?
四川其他地市创造了四川2/3的gdp,税收却仅仅只有整个四川的1/3。
成都创造了四川1/3gdp,税收却有整个四川的2/3。
出现同样情况的还有北京,北京也是gdp和税收比例不对,北京给出的解释是:
因为很多省市的央企总部在北京,税收交到了北京所以显得北京税收高。
这样一来,我们大概就明白了成都为何税收高了。
原来成都把很多四川的企业总部都搬到了成都,四川其他地市的企业税收都交给成都,这样一来四川2/3的税收都算进了成都。
所以,成都的高税收实际上不是成都自己的,拿出大半个四川出来和重庆比,就不太公平了。
从城市自身创造的gdp,提供的就业岗位,真正的人口辐射力来看,重庆都是远远超过了成都的。
所以,未来在“严控省会规模扩张”之下,强省会战略已经是过去时!
关注视频号预约直播:新一线浮云
想看浮云直播分析成渝谁才是真正的西部老大?赶紧预约起来吧!
当下比“管一城之事”的强省会,级别更高的是:“受国家战略之托”的强国家中心城市。
所以作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+直辖市的重庆,城市级别定位是远超成都的。
我们可以看到,国家把全国性的功能,更多的放在了重庆来做一个战略备份:
在中国城建档案异地备份中,
重庆和首都北京互为异地备份城市!
甚至很多国家级的大项目,基本都首先落户在重庆,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以重庆为核心。
1、更多全国和国际性的铁路和航运资源在向重庆靠拢:
在成渝地区近来开工建设的4条高铁中,有2条连通成都,而有4条全都经过重庆,以加速重庆的“米字形”高铁枢纽建设。
图源网络
随着三峡枢纽航运通过量提升,重庆这个长江黄金水道枢纽,在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建设过程中,就硬件条件而言,实质上也领先了成都和西安一大步。
还有重庆为什么要建第二机场?我想也是基于战略用途,重庆是被国家当作战略大后方的前沿基地来建设。
而成都并没有达到这种高度,成都更像是一个存粹的经济中心。
2、大区机构,越来越倾向于放在重庆
过去的强省会战略时代,重庆在大区机构配置上受了很多委屈。但现在,重庆正在逐渐夺回大区职能的话语权:
成渝金融法院,放在了重庆;领事馆,重庆半个月就收获了2家......
中央赋予重庆的重大使命也越来越多:
长江上游地区经济、金融、科创、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;
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、“一带一路”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及内陆开放高地;
西部金融中心、全国首个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......
重庆承担的全国性功能越来越多,似乎已经称得上是一个强国家中心城市!
今后重庆和成都的发展,可能会像深圳和广州一样拉开差距。
所以我觉得重庆人真的不要妄自菲薄,重庆的发展潜力还很大。
02
重庆的房价,被严重低估了!
很多人觉得重庆贵为快速发展中的直辖市,房价却仅排在全国第40多位,与汕头、惠州、龙岩等三四线城市相似,发展潜力不高。
图源 楼市团长、刘晓博说财经
难道是因为重庆比这些城市差吗?我觉得重庆的房价和城市能级错配,是因为2个原因被严重低估了:
1、扁平化发展
过去重庆的土地供应量大,江北、礼嘉、西永、龙兴......四面八方同时供地,稀释了内环核心板块的价值;
且受山水阻隔的地形影响,重庆只能多中心多组团发展,资源无法聚焦,所以房价格局一直比较扁平(不像成都,因为地形平坦,可以单中心发展,朝某一处聚焦。)
照母山的次新房,可能和渝中的新房一个价;核心板块和非核心板块并没有像上海、南京等城市那样拉开太大的差距,很难形成一个天花板的房价标杆。
我们能想出来的天花板板块,也就是解放碑、江北嘴、弹子石围合起来的两滨一嘴核心区。
而这些区域,因为地形的阻隔,房价发展也不一致。
但现在不一样了:
重庆土地供应量锐减,核心区城中村大规模拆迁,基准地价调整,交通建设提速......这一切将会改写重庆不合理的房价扁平化格局,拉开房价梯度。
图源 微信小程序 城市信息更新
难怪欧神昨天带队抄底核心区江景豪宅,原来他们也发现了核心区价值被低估,核心区升级改造之后,房价势必会捅破窗户一骑绝尘!
2、豪宅税压制
重庆很多好地段的好房子,还受到了豪宅税的压制。
比如长嘉汇两江峯、来福士、以前的寰宇天下等,都上了豪宅税,造成一部分人担心今后不好转手流通,而不敢去买它们的二手房。
有豪宅税压在这里,开发商也不敢把房价定高了,核心区的价值就更是起不来,只能一直被按在2万多的房价之下,一直涨不起来。
如果重庆豪宅税给取消或者变相取消掉了,那么那些拥有优质江景资源、极核地段的项目,房价才有机会迅速涨起来;重庆阶梯性的房价格局,才会进一步得到强化。
(新一线浮云)
按照上海南京等城市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的房价拉开2-3倍差距来看,重庆今后的极核优质房产,平均涨到5万级也不成问题!
03
重庆,还有大量的储备购买力!
2024年重庆的房价,还有一个价值增长点:充足的“储备购买力”。
我所说的储备购买力,主要有2大来源:
1、大量的拆迁户、二手房置换群体将加速流入市场
从2021年开始,重庆楼市就已经来到了供需严重失衡的临界点;
2023年,重庆楼市成交土地的可建设规模,已经锐减到295万方,供不应求现象越来越明显。
可以预见2024年,重庆土地市场和新房项目的供应将越来越少。
在这种情况下,重庆大规模城中村改造的那部分“拆迁富”势必会急迫的想拿着赔偿款出来早点挑好房;
再加上拿着房票的“拆迁富”,都会涌入新房市场,这些都是活生生的购买力啊。
还有去年那么多卖掉二手房想置换成更大户型、洋房大平层的二手房业主,也会迫于可买的新房不多,而加速流入改善市场。
2、产业人口加速流入,需求持续增长
从2012-2020年,重庆人口以每年20-30万的速度增加;
2022年,重庆主城都市区净增人口高于4万人,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多了158万人,人口依然是“净流入”。
图源 搜狐
而且按照最近发布的《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(2023—2027年)》提出的,到2027年主城都市区常住人口达到2200万人来看:
未来重庆主城都市区年均人口增量至少会达到15.6万人。
这意味着:
随着重庆城市地位不断提升,重庆对人口的吸引力还将不断增强,今后几年,主城都市区还将迎来巨大的人口红利。
只要人口继续增加,住房刚性需求就依然存在。
总之一句话:
重庆楼市的供应量,已经无法满足大量的储备购买力需求,这是重庆未来房价上涨的根本动力。